机械工程系成立于2003年2月,是学院历史最悠久的系部,2021年被授予山西省产教融合先进单位,系部师资力量雄厚,现有专兼职教职工59人,其中教授3人,副教授8人,讲师21人,实验员4人,辅导员5人,具有博士2人,硕士学位50人,双师型教师41人,45岁以下青年教职工44人,建有周建民大师工作室、博士工作站、机电产品设计科创服务团队、智能集成装备设计科创服务团队,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,国家“万人计划”教学名师1人,入选教育部新时代名师(名匠)名校长培养计划名单1人,三晋技术能手5人,山西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,山西机电行业技术能手5人。
机械工程系秉承优良传统,严谨治学,主要培养装备制造业生产、技术一线岗位的高技能人才。目前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、机电设备技术、智能机电技术、矿山机电与智能装备、医疗器械与维修等5个专业,目前在校生2100余人。系部建有中德AHK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、机电设备技术专业省级实训基地、机械基础实训中心,各类实训共计34个,校外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40余家,仪器设备价值2700余万元。主持智能机电技术、机电设备技术两个省级教学资源库,建有省级金课或在线课程5门,出版教材3部。
机械工程系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,近年来与太重集团、山西天地煤机、太重榆液、淮海工业集团、晋能控股集团、山西长治维特衡器有限公司、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三二八工厂、海康威视、智睿希尔、海信集团、正泰集团、蜂巢能源、航天二院等龙头企业进行深度合作,聘请企业技术技能专家担任课程教学任务,校企联合开展实施特色学徒制、三二分段、现场工程师、高本贯通等人才培养,校企协同开展课程资源开发、技改课题研究、社会培训。校企共建省级产业学院,市级机电产品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,深化产教融合,推进科教融汇,协同发展成效凸显。
机械工程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,以学生为中心,以能力为本位,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。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,深受广大机电行业企业欢迎。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%以上,专业对口率达到85%以上,专升本录取率达20%以上,充分展示了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和较高的职业教育水平。
机械工程系以国家“双高计划”建设为牵引,统筹推进产教融合、“五金”建设、职教出海等重点工作,发挥专业办学优势,彰显专业办学特色,持续深化校企融合,为实现制造强国战略和“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”,助力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业,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全面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。